星期一, 11月 09, 2015

魅力 中國民間信仰採源 讀書心得報告

讀書心得報告
一、書名:魅力 中國民間信仰採源
二、作者:廖昆田牧師
三、出版項:2007年4月初版五刷/ 台北市/ 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
四、頁數:141頁
五、內容大意:
本書共有十二章的的論述,作者在序中說明論述的兩大重點:
(一)認知本土的宗教文化背景,探索中國人的路歷程(mental map)
(二)尋找信仰與文化的接觸點,讓聖經的真理能落實生根於中國本文化園。
第一章 物競天擇、適者生存
十九世紀後半因科學的發展,將教宗形成的一些理論串成"宗教一線進化系統"(Unilinear Development)
由沒有宗教只有巫術的"巫術信仰"(magic belief),那時沒有鬼魂、精靈,只利用其自然力量(mana)以逹成具體的目標。等到人類意識到巫術作用失效,才有以禱告祈求的宗教形式出現。
再來形成的是"泛生信仰"(animtism)或稱"馬那學說"是強調其自然的靈(supernatureal power),宇宙萬物的活動均因這種渾渾沌沌的靈力(mana)彌漫於其中而能產生預期的特殊果效。
之後演變為"泛靈信仰”(animism),泛靈是表示精靈(spirit)存在於宇宙萬物,附貼於物體,如果存在於人體者則稱為鬼魂。
最後由祖先崇拜加主觀的自身經歷而形成的鬼魂學說(ghost theory)

最後作者提出的省思,"最近社會生物學派重新印證、互助、大公無私的態度,才使生態度,才能使生態環境繁榮衍生。如果大欺小、強壓弱、眾吃寡、弱肉強食,將無法取得自然世界自律性的反比均衡(inverse proportional equilibrium) "以就是說上述的宗教形成,均以完成自己的慾望為主,和現存的社會進步的現況不一樣,或是預測將要來臨的審判和烕亡。
另作者也提到"人受造為有靈的活人,就有思考反省、自由抉擇的特性,便能運轉操作他所生存的環境的各種因素,"改變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" 的命運,透過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特殊啟示,更高一層地領悟中國儒家"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"的命理。"

第二章 魅力與禁忌
魅力學說也是生氣遍在學說
A. A. Go-Idenweiser mana是一種超自然的非人格力,不是動物、不是人、也不是鬼魂與精靈,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。它不具人格,卻能由自然物、人頪、精靈或鬼表現出來。它是中性,非善亦非惡,關鍵在於使用者如何運用。它存在於人力與自然程序以外的事件上,存在於生命的空氣中,像一種渾渾沌沌之氣,瀰漫於宇宙之間,附著於某物,某物便會靈動。若有人獲得一點mana他便可以利或指揮它。
巫術是教人應當怎樣做,以逹到所要的結果。禁忌則教人不應當怎樣做以避免所不要的結果。相信禁忌的人認為若觸犯了這種神秘的禁令,不幸的結果自然會降臨。
作者最後指出,現代科學進步,古時候的mana和taboo勢微,新時代財、色、權的mana出現,但相對的taboo沒有出現,造成失衡。

第三章 圖騰信仰
蘇格蘭人種學者麥克倫南(John Fegason McLennan)他認為圖騰信仰在人類文明進化的過程,扮演了一個舖路的角色,是在初民和英雄及神話時代之間的橋樑。圖騰是原始民族取代宗教地位的一種信仰體系,它形成了當代社會結構的基礎。

圖騰信仰具有三個層次的意義
(1)文字的思維結構意義  
從圖騰的象徵意義,演變為文字語言辭彙的符號,表逹人類思維的結構。
(2)社會學意義
崇拜起源於人類對社會本身的崇拜。個人的存在依附於社會群體,因此對社會群體產生濃厚的感情,這種感情用某一種東西表逹即是圖騰、符號。
(3)宗教、神聖的意義
演變為各個民族、社會群體的護衛神或英雄崇拜。

透過感官的接觸,人在符號的世界中覓得一條道路,持續地引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,同時亦反應對自己內在直觀與冥想的世界思索,肯定自我個體實存的價值。

第四章 人類終極的關懷 兼論宗教之功能
現代綜合派之宗教功能論
一、生存的功能
面對求生存的環境所存的困難,需要強化信心去克服。
二、整合功能
面對自然環境的困難,社會人群共同協力去克服,求得生存下去的機會一多,社會的成員就增加。
三、認知功能
認知的功能乃是探討人生的價值和意義。神明成為宗教信仰者最完美的崇拜對象,是人生最崇高嚮往的目標。

人類存在的焦慮
當人類的思想領域拓展到某一程度,認知自我在這無限宇宙中是有限的存在,便承認焦慮是生存的本質,這種焦慮不是暫時或偶然發生的,乃是永久的,也是普遍的。田立克將人類的焦分成三大類:
一、命運與死亡的焦慮
二、虛空與無意義的焦慮
三、罪惡感與被定罪的焦慮
第三種焦慮的任何一種,都可能成為人類精神生活的致命傷。

美國人類學者Robert N. Bellah 曾說:宗教是利用一套象征的形式與行動來解決人類一些終極存在的問題。這些終極存在的問題就是識知這些焦慮的必然性,然後以生之勇氣(courage to be) 去對付他們。這個氣乃是信心。

神學家田立克指出人可能以某神、某人、某思想、或某物為信心的對象。
一個人用他整個人格所發出來的信心接受他為生命的主,他就成為新造的人,並具有生存的勇氣。

第五章 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
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宗教社會學家Joachim Wach 認為人類個體或社會群體的宗教經驗的表逹,可從三個體系去分解剖析:
(一)信仰的體系
中國傳統的信仰體系是儒家加上道家再加上佛教,所以是孝道加鬼魂加上輪回。
(二)儀式的體系
中國傳統的儀式重視慎終追遠
(三)社會關係的體系
中國傳統的社會關系重點在宗祠家廟凝結的體系。
作者在最後論及,因為台灣的現代化,社會的秩序顯出混亂脫序的現象,傳統倫理淪為形式和口號,有待重新評估, 也亟待注入新的生命力。

第六章 清明節的符碼與訊息
經驗派與心智派
人類的心智因有先天性永生的理念,人類文化習俗才會有一種普遍性及共同性的宗教信仰、文學、音樂和藝術。裡面含有經驗派和心智派的概念。
生活文明感官退化
人類存在的矛盾是生命的概念蘊涵死亡的概念。生的東西就是非死的東西;死的東西就是非生的東西。一般的宗教試圖把這兩個本質上互相依存的概念區分,然而耶穌的一生己把這兩個概念調和得平衡和諧。約12:24,25。
寒食節和清明節
人類長期歷史的演變,一個民族習俗的形成,必然具有它集體的社會意識所追求的符碼和訊息。中國人設立清明時節為祭祀祖墳,表示春回大地,必有復生的盼望。人類的活動所以具有意義,就是因為能夠不斷的把對立的經驗組合起來。清明節正傳逹著"生命與死亡"、"滅與復甦"、"枯萎與欣榮"的對立訊息。

生命是一首交響樂
正如在交響樂和聲結構中,人類利用許多組對比的音符表逹音樂的和諧與優美;耶穌在聖誕節降生的音符,和在受難節釘十字架受死所完成救贖人類的 音符,在虔信者的心靈中彈奏出一首詮釋生命與死亡的樂章。

第七章 台灣民俗醫療的認識
人類學家W.H.R. River將人類的世界(worldview)分為自然、巫術、宗教三大類:
自然的世界觀
個體生存的過程因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而引起疾病。

巫術的世界觀
因人為的巫術操作而引起疾病,在中國傳統中的擇日、風水、面相,所重視的為均衡和諧和天人合一。

宗教的世界觀
因為超自然的力量,如神明鬼魂而引起疾病。

人類的心靈在成長過程,總會經歷無數的創傷和打撃,這些記憶往往會導致人類心理與生理的疾病。無論生存在任何一種宗教文化體系人的人們均需要得到寬恕、赦罪和愛的撫慰。

信仰耶穌流血赦罪的的功能,將會除去對鬼魂的懼怕,得著平安,並且與周遭的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,發展一個健康明朗活潑的人格。

第八章 知天命、制天機、盡天職
人類與超自然靈體的溝通形式可分三個類別:一、對自然徵兆的觀察,或稱觀兆。
二、用人為操作,用各種法術,求得神靈的啟示。
三、人類直接用口與神靈交談溝通,獲得神諭。
這些宗教行為對人不安的心理具安撫穩定的作用。

基督徒的命運觀
知天命
派人管理上帝所造的萬物,與帝同工
制天機
要刻意運用上帝恩賜的自由意志去實踐上帝的命令
盡天職為他一生終極的關懷
保羅身上帶耶穌的死,使耶穌的生命力彰顥在他的身上。

從肉身而來的生命,必然接受舊生命律的牽制、運轉;從靈生的新生命就在上帝的律中受管理、輔導,得平安。

第九章 蕯滿 民俗醫療的心理輔導者
薩滿的世界觀
英國人類學者May Douglas提出一套運用群與格的理論建立的世界觀模式。
個人世界觀
非擬人化接近超自然
強調個人的奮鬥與努力,又對科學技術非常崇拜, 不相信擬人化的神明。
是一種世俗化,物競天擇、適者生存的世界觀。
因果世界觀
非擬人化遠離超自然
宇宙間有一種神秘難測的自然因果律。
擇日面相風水
人的幸福與否與道德無關,只要求得巫師相助,可以趨吉避凶。
公義世界觀
擬人化遠離超自然
其背後有一主要的主宰者在掌管個人的幸福與否,而人要以實踐道德、公義為獲得幸福的前題。
私情世界觀
擬人化接近超自然
鬼魂會任意害人,無從預料,所幸的是人可以向善神求助,這種神人關係沒有固定的權利與義務,完全在於人的私情而定。

作者提出要注意的事情,台灣經濟文化蓬勃發展的取向,全盤接受民俗信仰現實主義的世界觀,台灣社會成為一個貪婪之島是必然的結局。

第十章 從大家樂的瘋狂論台灣民間信仰
期待社會走向理性信仰的大道
孟子說: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。(孟子梁惠王上),對歷史淵源長久,又根深抵固的民間宗教信仰及其迷信的行為,只有經由現代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逐步根除。宗教信仰是社會整體的一部份,只有期待整個社會走上理性的大道。

第十一章 福音與溝通
台灣民間信仰的特質
(一)它是一種漫延性的宗教
(二)它具有中國文化的特質
(三)它具有人格化的特徵
(四)它是人為中心,求得現世利益的交替神論
如果這個神明不靈,就等於另有一個有靈有聖的神明出現。德國宗教名史學家Max Muller(1823-1900)稱這種心庇為Kathenotheism三心兩意、換來換去。只要獲悉那一個神明有靈驗,即刻可以換來換去互相替換。

福音與溝通
如何了解基層民眾宗教背景,進一步有效地與他們分享耶穌的救恩。
(一)要意識到他們的世界觀
信仰的體係、宗教的禮儀、社會的關係
感情依附的定點
(二)要了解他們的心靈的需要
生存的功能、整合的功能、認知的功能
不只是知識上的理解,更需要同理心與實際的關懷,有效的溝通決定於說者能否了解聽者內心真正的需要。給予及時的協助。有效的傳福音需要平常就要做好預工,建立橋頭堡,一但情況發生,馬上要採取行動。
(三)尋找文化的接觸點進行福音的溝通
每一個文化及語文均脤文化的障礙(cultural barriers)以區別於其他文化群。今日的傳道者必須認佑這個事實,培餋一種健康的心態面對這些文化的障礙,尋找共識的接觸點,進行有效的溝通。

作者最後作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觀點:
在民間信仰的世界觀,人神之間的互動,人是主體,神明是客體。神明可任人自由擺佈。在基督裡,上帝是主體,人是客體。卜帝是造物之主,人是受造之物,人應當順服上帝的旨意和命令。

第十二章  基督信仰者的動力
一個聖經基礎為導向的信仰者,不是用心智來接受一個抽象的理念,及是接受一個使他的生命具有意的實體。這個實體是一切所有的存有之由來根基。聖經的作者視上帝為無限的、自存的、絶對的、存在的實體,與他的意志交互影響,生活中一切事都與上帝建立了互動的關係。(P132- 基督信仰者的動力)

人在原始的狀態,本質與存在(現實存在的樣子)是和諧、完美的。但是因理的產生,人類開始有自由意志的抉擇,它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與世界的塑造負責任。(P132)
基督教稱這種差異或隔離為罪。羅3:23,人類集體意識中表現出失去信仰的空虛,失去道德的徬徨,失去價值的叛逆和墮落。

基督教設立教會,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類的存在和本質之間的差異消失,除去罪,恢復人原來受造的樣子。

對現代社會集體意識的識知,不外乎游離於本質與存在之間的隔絶產生的焦慮,渴望尋得終極關懷(ultimate concern)的象徵做為信仰的對象。

研讀聖經者必須分享聖經作者對上帝的信心,才能使基督教的象徵畫在現代的社會,才能給予人面對存在焦慮的勇氣,給予超越現實社會的力量,使人得釋於,真自由。約8:32 。這就是信仰基督的動力。

六、讀後心得:
這本書有很多屬靈的亮點,讓人對真理的認識更加深。

讓我最大收獲的是這一段文字
"在民間信仰的世界觀,人神之間的互動,人是主體,神明是客體。神明可任人自由擺佈。在基督裡,上帝是主體,人是客體。卜帝是造物之主,人是受造之物,人應當順服上帝的旨意和命令。"(P124-福音與溝通)

讓我了解到的是,真理的靈只有一個,就是神。民間信仰是因為人的慾望所造成的假靈,也是撒但說謊的靈。真理的靈就是光,假靈是黑暗,在光中黑暗是不可能存在。
所以黑暗是不可能戰勝在光中的基督徒。

另一個我覺得可以討論的是,我們知道民間信仰都是源自人的慾望,由此來看基督的祈求禱告。
第一個可以確認我們禱告的對像是耶和華;
第二是迫切直求,路11:5~8,描述的是為了幫半夜來訪的朋友求三個餅。迫切直求的條件是,朋友確實有需要,自己沒有能力供給。
第三妄求,雅各4:2~3,妄求也得不著,是因為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(私慾)。
所以基督的信仰是和民間信仰完全不一樣。在這次課程中的壓勝物的觀查中,有使用壓勝物的房屋,佔有很大比率像是擁有兩楝在一起房屋,因為兩楝房屋的外觀和壓勝物是相似的,就像越有錢就越容易被金錢的mana所捆綁。所以是不是越會禱告就越容易被禱告的mane梱挷。

另一個我覺得有趣的是,英國人類學者May Douglas的群與格的理論。我將他改變成如下:

約14:6 耶穌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。
如果神是生命,就表示祂是擬人化的神
如果神是真理,就表示祂是非擬人化的宇宙
如果神是Taboo的道路,就表示遠離超自然被敬畏神
如果神是Mana的道路,就表示接近超自然聽禱告的神
人如何能從"無神、人萬能"的無神論者,改變成為為"有神、人有限"的神的百姓,

有一條路是向上再向右,向上是由先知告訴人是有限和有罪,向右是由祭司告訴人有一位永活的真神。第二條是先向右再向上,同證。
如果是相信術士,可以由祭司告訴有一位真神;如果是相信隡滿的人,可由先知告訴他人是有罪有限的。

這個圖額外的提供一個信訊,
雖是神的百姓,祭司需要去提醒,人有責任管理萬物(人是萬能);先知要提醒神的律法(真理)。

七、評語:
每個基督徒都需要看的一本書,可以建立正確的屬靈觀念。

八、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