盼望

星期一, 11月 27, 2006

從為什麼到你是誰

金句: 「主啊,我的心願都在你面前;我的歎息不向你隱瞞。」 (詩篇38篇9節)


換個問題

在出席痛失子女的父母小組座談會時,我驚訝地發現,我在傾聽中學到了很多東西。我們到那裏去,原是幫助一群醫院院牧所關懷的傷心人,但最後我們彼此都得到了幫助。

有位失去嬰兒的母親,眼睜睜地看著腦膜炎奪去了愛女的生命。她分享了一個簡單的道理,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。她說她一直問「為什麼?」試著找出事情發生的原因。她和父親談到這個問題。父親告訴她,她應該換一個問題:「是誰?」父親解釋道:也許她永遠也不會明白愛女為什麼這麼早就離開了人間,但是若能弄清楚在這件悲劇中,上帝扮演著什麼角色,將對她更為有益。

想一想,我們在艱難之中問「是誰?」這個問題會有什麼不同?當我們遭遇意外的傷痛,就會得到這樣的回答:「就是發慈悲的父,賜各樣安慰的上帝」(哥林多後書1章3節)。當我們軟弱時,我們就聽到「耶和華是我的巖石,我的山寨,我的救主」(詩篇18篇2節)。當這世界的不虔之風甚囂塵上時,這個問題又讓我們能確知「賜平安的上帝,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」(羅馬書16章20節)。

當你被「上帝啊,為什麼?」這樣的問題纏繞時,請換個問法:「上帝啊,禰是誰?」然後,從聖經尋求你的答案。

焦慮困惑問緣由,
都從懷疑懼怕生;
答案隱於此念中:
我雖不知但他知。


在悲痛的荒漠中,上帝預備恩典的綠洲。
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

星期五, 11月 24, 2006

神的心痕,我們的手

以色列人要立自己的義,拒絕神的救恩,成為「悖逆頂嘴的百姓」(十 21 );那麼,「神棄絕了祂的百姓麼?」( 1 節)

從外面看來,我們真以為神已棄絕了祂的百姓。若是這樣,神的計劃、神的約怎能實現呢?因此,保羅肯定的說:「斷乎沒有!」他以自己為例(我也是以色列人,亞伯拉罕的後裔,屬便雅憫支派的),既蒙神拯救,足以證明神沒有棄絕祂百姓。

其次,保羅引用以利亞作例子。那時以利亞在神面前控告以色列人說:「主啊,他們殺了
你的先知,拆了你的祭壇,只剩下我一個人,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。」神怎樣回話他呢?祂說:「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,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。」因此保羅說:「如今也是這樣,照著揀選的恩典, 有所留的餘數。」

在以利亞眼裡,以色列完全棄絕神,再無希望了;但神隱藏的工作是以利亞沒有看見的,神為自己留下七千人。相對全國全民,七千人不過是少數,卻是神應許的保證。

默想: 「你們這小群(基督徒相對於全世界),不要懼怕,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。」(路十二 32 )




讀經: 使徒行傳9章36-43節
9:36 在約帕有一個女徒,名叫大比大,繙希利尼話就是多加(就是羚羊的意思);她廣行善事,多施賙濟。
9:37 當時,她患病而死,有人把她洗了,停在樓上。
9:38 呂大原與約帕相近;門徒聽見彼得在那裏,就打發兩個人去見他,央求他說:快到我們那裏去,不要耽延。
9:39 彼得就起身和他們同去;到了,便有人領他上樓。眾寡婦都站在彼得旁邊哭,拿多加與他們同在時所做的裏衣外衣給他看。
9:40 彼得叫她們都出去,就跪下禱告,轉身對著死人說:大比大,起來!她就睜開眼睛,見了彼得,便坐起來。
9:41 彼得伸手扶他起來,叫眾聖徒和寡婦進去,把多加活活的交給他們。
9:42 這事傳遍了約帕,就有許多人信了主。
9:43 此後,彼得在約帕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裏住了多日。





金句: 「多加。她廣行善事,多施賙濟。」(使徒行傳9章36節)




心痕


在門把、書籍、牆壁或鍵盤上,我們都會留下自己的指紋。由於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,所以我們就是把自己的「身分」留在了每件摸過的東西上。有些超級市場甚至嘗試一項技術,能讓顧客用指紋來付帳。每位顧客獨一無二的指紋和銀行帳戶都被存檔,付帳時只需要掃描顧客的指紋。

初期教會有位婦女,卻留下了另一種記號,乃是「心痕」。多加憑著她特有的恩賜,縫衣服贈送給人,就影響了許多人的生命。聖經說她「廣行善事,多施賙濟」(使徒行傳9章36節)。我們也應「熱心為善」(提多書2章14節)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、能夠感動他人的心痕。

有位佚名作家,寫下了這段鼓舞人心的禱告:「喔!上帝,不管我今天到哪裡去,幫助我留下心痕!就是憐憫、體恤和仁愛的心痕;也是仁慈和真誠關懷的心痕。讓我的心能觸動寂寞的鄰居、離家出走的少女、焦慮的母親,甚至年邁的老人。今日就差遣我出去,留下心痕。如果有人說:『我感受到你的關心了』,願那人是透過我感受到禰感人的大愛。」

你今日要做這樣的禱告嗎?

基督徒是什麼樣?
什麼使之有不同?
他們本是普通人,
卻從心底愛上帝。



有愛上帝的心,必定會關心人。
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提

星期三, 11月 22, 2006

古道上的信心

這是節錄於 巴刻 認識神 的序
「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,訪問古道,那是善道,便行在其間。這樣,你們心裡必得安息。」(耶六1 6)這也是本書發出的邀請。除非間接地,本書並不批判新路,而是直接重提古道,因為善道終究是善道。我不要求讀者以為我已透撤知道書中所說的。魯益師( C.S.Lewis )曾說:「像我這樣想像力遠勝於服從力的人,應受公平的懲罰;我們往往幻想一些超乎實際所能攀及的情景。如果把幻想的描述出來,就會使別人和自己相信已臻此境」——那是自欺欺人(參魯氏著《四愛》(The Four Loves)一書第一二八頁。泉源出版社出版)。所有培靈書刊的讀者和作者,若能斟酌魯氏的話,必大有裨益。然而,『我們既有信心,正如經上記著說,「我因信,所以如此說話。」我們也信,所以也說話。』(林後四1 3)——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任何人,正如我在默想字裡行間時有所得著,這勞苦就大有價值。

撒母耳的以利

以色列人是神特選的,有神的律法和應許;可惜他們並沒有得救,原因在那裡?不是他們不敬畏神、不熱心事奉,保羅證明他們是熱心事奉神的,他從前也是這樣;只是他們熱心追求的是律法的義,因而拒絕了神的義。

摩西律法說:「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,就必因此活著。」( 5 節;利十八 5
)那麼,誰能存活呢?因為沒有人能守全律法。這樣,追求律法的義的,便是死路一條。

神的義是甚麼?就是信。這信心的義原來一早已記在律法上,保羅引用申命記三十章十一至十四節對他們說:「你不要心裡說:誰要升到天上去呢?誰要下到陰間去呢?」信心的義不如你們所說那麼遙不可及,我們不必到天上去找尋,因為基督已降世預備救恩;也不用到陰間去尋覓,因為基督已為我們釘死、埋葬、下到陰間,並且從死裡復活,成就了救恩。其實「『這道離你不遠,正在你口裡,在你心裡。』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,心裡信神叫祂從死裡復活,就必得救。」

默想: 不單以色列人要立自己的義,華人也以做好人、積陰德換取永生,求主憐憫拯救他們!



讀經: 撒母耳記上3章1-14節

3:1 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。當那些日子,耶和華的言語稀少,不常有默示。
3:2 一日,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;他眼目昏花,看不分明。
3:3 神的燈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裏,還沒有熄滅,撒母耳已經睡了。
3:4 耶和華呼喚撒母耳。撒母耳說:我在這裏!
3:5 就跑到以利那裏,說:你呼喚我?我在這裏。以利回答說:我沒有呼喚你,你去睡吧。他就去睡了。
3:6 耶和華又呼喚撒母耳。撒母耳起來,到以利那裏,說:你呼喚我?我在這裏。以利回答說:我的兒,我沒有呼喚你,你去睡吧。
3:7 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,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。
3:8 耶和華第三次呼喚撒母耳。撒母耳起來,到以利那裏,說:你又呼喚我?我在這裏。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呼喚童子。
3:9 因此以利對撒母耳說:你仍去睡吧;若再呼喚你,你就說:耶和華啊,請說,僕人敬聽!撒母耳就去,仍睡在原處。
3:10 耶和華又來站著,像前三次呼喚說:撒母耳啊!撒母耳啊!撒母耳回答說:請說,僕人敬聽!
3:11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: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,叫聽見的人都必耳鳴。
3:12 我指著以利家所說的話,到了時候,我必始終應驗在以利身上。
3:13 我曾告訴他必永遠降罰與他的家,因他知道兒子作孽,自招咒詛,卻不禁止他們。
3:14 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說:以利家的罪孽,雖獻祭奉禮物,永不能得贖去。



金句: 「若再呼喚你,你就說:『耶和華啊,請說,僕人敬聽!』」 (撒母耳記上3章9節)


助聽器

在撒母耳記上3章,另一個童子也學會了這些亙古不變的道理。當撒母耳照著以利的教導,禱告說:「耶和華啊,請說,僕人敬聽!」他傾心聆聽,來領受上帝的大能之言(9節)。我們也像撒母耳一樣,渴望聽到上帝對我們說話,但我們卻常常沒有留意他的聲音。

上帝真的對撒母耳說了話,如今,他用聖靈藉著聖經和周圍的人與環境對我們說話。但是由於不能專心和忙於事務,我們有些人已經有了「聽力困難」。我們需要裝上「屬靈的助聽器」,就像撒母耳的禱告:「請說,僕人敬聽」(10節)。這種謙卑的態度,對屬靈的聽力困難很有幫助。

調整你的助聽器,
每天定時讀聖經;
閱讀默想主的話,
每天禱告最優先。



上帝藉聖經對我們說話,我們要花時間聆聽。

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

星期一, 11月 20, 2006

何苦複印「已付清」的罪

讀經: 腓立比書3章13-21節

3:13 弟兄們,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;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
3:14 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
3:15 所以我們中間,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;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,神也必以此指示你們。
3:16 然而,我們到了甚麼地步,就當照著甚麼地步行。
3:17 弟兄們,你們要一同效法我,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。
3:18 因為有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。我屢次告訴你們,現在又流淚的告訴你們:
3:19 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;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。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,專以地上的事為念。
3:20 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,並且等候救主,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。
3:21 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,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,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。


金句:
「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」(腓立比書3章13-14節)

清理檔案夾
有個生意人,幾乎把他所收到的每一件東西保留下來,尤其是信件,並以此聞名。因此,他辦公室裏的文檔堆積如山。有一天,他的秘書問他可否丟掉那些陳舊而無用的東西,他猶豫了半天,最後很勉強地說:「好吧!但是在你丟掉之前,一定要把每份文檔都複印一份。」

這和一些基督徒在處理罪的問題上,有同工異曲之處。他們知道耶穌已為他們付上了贖價,但他們卻無法摒棄罪疚感。就好像基督所受的苦還不夠,需要他們自己再補上一些痛苦,因而不停地為他們的失敗哀傷。其實,他們就是想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複印下來,這是多麼愚蠢啊!

使徒保羅可不是這樣,他接受一個事實,就是他在上帝面前的罪已經全然除掉,因為基督的死已在他的帳上註明「已付清」。保羅對於早年的經歷雖記憶猶新,但絕沒有成為他的重擔。

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,都保存在一套特別的存檔系統,那就是「記憶」。但因著知道基督的贖罪犧牲,使我們有智慧拋棄罪疚感,使它不再擾亂我們的生活。

 因主受難免我罪債,
他也不再記念我罪;
不要背負記憶重擔,
而是往前看他恩福。


上帝從不希望他的兒女背負罪疚的重擔。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提供,謹此致謝。

星期三, 11月 15, 2006

不可少的是父的愛

鑰節: 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;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……(使徒十五28)

內容:
耶路撒冷教會為這問題經過一輪爭辯,最後彼得起來作見證,耶穌的弟弟雅各作總結,便作出決定:「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;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,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,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。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。願你們平安!」從此便確立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。

得救是因著信,不再有其他條件,任何舊約律例或教會禮儀或規矩都不能叫人得救。但是,一個得救的人必然在生活上有所約束,這不是律法規條,乃是生命之律,禁戒一切偶像和污穢的事,分別為聖。

「弟兄們,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,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。」(加五 13)
「你們雖是自由的,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。」(彼前二 16 )

默想: 我們的生活為人,是否與蒙召的恩相稱?



讀經: 希伯來書10章19-23節

10:19 弟兄們,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,
10:20 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,從幔子經過,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。
10:21 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!
10:22 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,身體用清水洗淨了,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;
10:23 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,不至搖動,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。


金句: 「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。」 (希伯來書10章22節)

即時通話
麥克雷牧師向年幼的兒子解釋,秘書如何在教會辦公室幫他過濾電話。他說:「如果是媽媽打來,而我正忙著,秘書就會告訴她我在做什麼,讓媽媽決定是否應該打斷我正在做的事,或是應該留言。」

接著他又說:「若是你打電話來,秘書就會立刻轉接給我。我要讓你知道,你隨時可以打電話給我,因為你是我的兒子。」

幾天後,秘書把兒子的來電轉給牧師。接通之後,牧師問有什麼事。兒子回答說:「沒事,我只是要確定,我真的能這麼找到你。」

同樣地,我們與天父之間也能即時通話。他沒有秘書為他過濾電話,我們也不需要思慮該不該打擾他,也不需要留言好讓他晚點再回覆。這正如詩人所說:「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;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。」(詩篇34篇15節)

因為耶穌藉著他的受死和復活為我們開通了一條道路,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隨時來到天父面前(希伯來書4章16節)。

親愛的天父,
謝謝讓我們何時何事都能向傾訴。
我們為這特權心懷感恩,
因的獨生愛子耶穌的死與復活,為我們成就了這樣的事。


藉著禱告,我們可以隨時親近天父。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

星期五, 11月 10, 2006

定義意志和自由

在罪中人無力行善,在良善中人可以選擇墮落;在良善中人有墮落的自由,在罪中人無行善的自由。所以自由是上帝給人可以選擇惡行的意志。

在罪中我們只有行惡的自由,耶穌上了十架後,神給我們多了一個選擇,跟從基督的死,所以意志是神給人可以跟從耶穌的自由。

人的犯罪是自由的必然,人的救贖是意志的干預。

聖靈澆灌

水的洗是人的洗禮,是我們為了宣告我們是屬基督的,是在等待中。
聖靈的洗是基督的洗禮,因基督的死為我們賜下聖靈,是在真理中的內省。
火的洗是父的洗,是為了讓我們潔淨,是聖潔,是為了進入天國做的熬揀,是在委身中的外顯。

聖靈的洗

行徒行傳
2:1 五旬節到了,門徒都聚集在一處。
2:2 忽然,從天上有響聲下來,好像一陣大風吹過,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,
2:3 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,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。
2:4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,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領受聖靈(預備)聖靈充滿(風聞)聖靈恩賜(眼見)
經文2:3 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,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。2:4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,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。
現象開始想到天國的事、上帝允許,或有異象出現光照(明白真理)、喜樂、為主榮耀服事的能力、試探、苦難
當做時時的祈求不住的尋找不斷的叩門
 說明已被揀選,但未顯明,是一種等待的生命(持守和儆醒) 自己可以知道的改變,是一種內省的生命 別人感受得到的能力,是一種外顯的生命

在大風大浪中安然入睡

金句: 「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,因為他顧念你們。」 (彼得前書5章7節)

人生的風暴

十九世紀,德國有位牧師叫布藍賀(Christoph Blumhardt),他為牧區信徒禱告後,能立刻安然入睡,他妻子艾米莉對他這一點極為羨慕。於是,有一天晚上,她懇求布藍賀:「請告訴我你的祕訣吧!」

布藍賀回答說:「難道上帝是那麼無能,需要靠我的憂慮來使牧區信徒生活得很好嗎?」接著他又說道:「我們每天都要有一段時間,真正卸下肩頭的重擔,把它們交給上帝。」

有一天晚上,耶穌和他的門徒乘船要到加利利海對岸。經過一天的服事,耶穌非常疲憊,就在船尾睡著了。忽然,海上起了大風,風暴之大,連這些原本是漁夫的門徒都深感害怕。然而,耶穌卻安穩地睡覺,直到這些驚惶失措的門徒把他叫醒,呼喊說:「夫子!我們喪命,你不顧嗎?」(馬可福音4章38節)你瞧!耶穌就是這樣習慣地把自己交託給天父。正因為有這樣的交託,他才能夠在大風大浪中安然入睡。

當憂慮在我們的心裏肆虐時,應當把它們卸下交給主,再也不要自己去擔負(彼得前書5章7節)。這就是我們遭遇人生風暴時,心靈得以安穩的祕訣。

耶穌深知你傷痛,
他能拯救能醫治;
卸下重擔交恩主,
不再將它放肩頭。


將重擔卸給耶穌吧!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

星期四, 11月 09, 2006

我們都是父的兒女

我們教會也有一個相似的狀況,經傳道人的教悔後就沒有來教會。

我想她們來教會,一定希望神能拯救她們;如果她們還沒看到救恩,她們不會殷勤去教會。

我想到一個故事,如果浪子回家,雖然父親遠遠就看到浪子,但浪子確先碰到他的哥哥,而他的哥哥也教悔他,他因慚愧又再度離家,我們可想像父親再次心痛的感覺。

我想到那個好心的撤馬利亞人,如果我們沒有那憐憫之心,也不會待人如鄰舍;而想到的只會是律法經典和系統神學。

我想到耶穌,走遍大山小山,就是為了找回那迷失的羊,耶穌說那是父賜給他的羊,而我們怎能忍心讓羊再度走迷,而不和父一同心痛?

如果當年耶穌,只是追求一個結果,他看到的會是十二個不長進的門徒,因這些門徒在耶穌復活後都還不懂耶穌的心意;但耶穌看到的是這十二個不斷長進的門徒,知道將來他們會擔比祂更重的擔子。

我們如何能在別人的遭遇上去評論別人,如果我們沒有憐憫之心,我們說的話如何能去打動人心;最後我們又是怪罪別人,還是我們知道自己責備自己。

何況在同樣的情況,我們能不能抵擋撤但,我們也是沒把握。

在課中曾教過我們"不是我們缺乏遵守律法的能力,或遵行律法的裝備,而是我們缺乏願望,我們缺乏意志,我們不要遵行律法。"我們在和人講話的時候能不能給他們有屬天的盼望,能不能堅強他們的意志,這樣他們就有能力來遵行律法。

課中教過我們,如何把福音傳進來

‧ 文化不是我們的盟友。 --先要讓他們知道我們都是父的兒女,把他們從世界分別出來。

‧ 創造是我們的盟友。人們無法取消他們自己的形像這一事實。他們無法將自己轉化到一個上帝缺席的世界中。 --再把活潑的盼望帶到她們心中。

‧ 當我們想宣講福音和談論罪,道德的現實站在我們這一方。 --最後才談道德生活。

‧ 關於罪的知識破譯生命;沒有人像不理解罪的現實的人那樣,對生命如此困惑不解--這樣他們就對生命有盼望而重生。

最後用下述的文章,懇求上帝與我們同在!

美好平和的帶領

耶穌是王,聖經說祂是教會的主和王,意思是祂會掌管統治祂的教會。....而基督能管理祂在地上教會的唯一方法是,透過這些教會的長執,就是在做管理決策的人,自己能明白上帝的話語,而且能向別人論證上帝的話語所說的。

對於在教會裏的問題,他們必須要能有一個合於聖經的答案,他們必須要能幫助別人瞭解,不只是找到答案,還要教導講解,所以他們能幫助別人看見基督在掌管祂的教會,....這會是最好的帶領教會的方法, 將上帝的話語放在他們之前,幫助教會看到。

而當教會問,為什麼我們不那麼做?你說:「很高興你問, 十八個月以前我們以為應該那麼做,我們自己當時的結論以為那是聖經的教導,但是與其向你們投擲既成的事實,我們一直以禱告的心教導,希望你們會看見那原不 是聖經所教導的基督的心意;那事實上不是基督要的,我們很高興你同意我們的看法,而這才是教會應該走的方向。」

多麼美好平和的方式來帶領教會,帶領全教會屈膝伏在基督的主權下。

節錄於 華神網路課程 新約導讀 第九課 第 17 頁 大衛‧戈登 博士

專一的目標、偉大的創造力、極佳的幽默感

金句: 「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,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。」(提摩太後書2章2節)

他做到了

雷洛伊.艾姆斯(LeRoy Eims)曾長期參與導航會的事工,在他的追思禮拜上,我尋思為什麼他會有那麼多同事朋友從美國各地前來弔唁?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如此深愛著他?

雷洛伊在年輕時,就開始嘗試以一對一的方式訓練門徒。他很重視保羅對提摩太的教導:「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,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」(提摩太後書2章2節)。他接受聖經中這項簡單而清楚的命令,五十年來謹守遵行。

當天下午,有幾十個人在教堂幫忙,他們都曾經在雷洛伊夫婦家中住過,並得到這對夫婦的關懷、鼓勵和教導。這些人就如雷洛伊夫婦的屬靈兒女,他們也像這對夫婦一樣,投身服事他人,從而加倍擴展了他的事工。

在為雷洛伊所寫的悼詞中,有一句話總結了他的精神:「他一生的特點是:專一的目標、偉大的創造力、極佳的幽默感。」



雷洛伊就是我們的榜樣,激勵我們忠心服事主,他做到了這一點!靠著主的恩典,我們也能做到。


愛人比被愛,
更能蒙恩福;
施予比接受,
更能滿足人。


身教勝於言傳。
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

星期三, 11月 08, 2006

再見,是永生裏的瞬間

金句: 「死啊,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?死啊,你的毒鉤在哪裏?」 (哥林多前書15章55節)

三項確據

當我待在加護病房外,等候所愛的人病情變化時,就想到了死亡,我們不論年長年幼、男女貧富,每個人都有一死。

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,保羅安慰那些因為失去摯愛而悲傷的人。他告訴他們,由於他們不明白未來的事,以致於過度悲傷。為失去摯愛之人而哭泣是好的,但我們沒有必要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哭泣。關於死亡,我們有三項確據可以依靠。

第一就是神所賜的靈是不死的。離世後靈與主同在(14節)。他們離開這個紛擾不安的世界,「在耶穌裏睡了」。

第二是耶穌要為每一位信徒再來。不論基督徒活在世上或是已經離世睡了,耶穌都會為他所有的兒女再來(16、17節)。

第三則是將來會有喜樂的團聚。「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,在空中與主相遇。這樣,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。」(17節)

信徒明白了這些,在親友離世時就能大得安慰。雖然我們與他們暫時分離了,我們一定會在主面前再次相聚。

面對死亡陰影,當銘記那真光;
陰影帶來恐慌,黑暗遮蔽眼睛;
但我們若轉臉,面向耶穌真光,
他必照亮天空,除去一切陰霾。
 


此地的日落乃是彼地的日出。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

星期二, 11月 07, 2006

我們隨時的幫助

金句: 「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,就從他得著,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,行他所喜悅的事。」(約翰一書3章22節)


意外的驚喜


賈許.麥克道的母親過世時,他不確定母親是否已經得救,因而頗為沮喪。她是不是基督徒呢?賈許禱告說:「主啊!請回答我,好讓我不再為此焦慮。我真的想知道。」這個要求看起來不可能實現。

兩天後,賈許開車到海邊,他走到碼頭的盡頭,想一個人待一會。有位年長的婦人坐在長椅上,在那兒釣魚。「你的老家在哪兒呀?」老人問賈許。他回答說:「在密西根的聯合市。沒有人聽說過那個地方,我都跟人說那裏是郊區,靠近……」不等賈許說完,老人插嘴說:「貝特溪!我有表親住在那兒,你認識麥克道那家人嗎?」

賈許嚇了一跳,回答說:「認得,我是賈許.麥克道。」「哇!真不敢相信!」老人說:「我跟你母親是表姊妹呢!」賈許問她:「你記不記得關於我母親信仰生活的事呢?」「怎麼會不記得?當你媽媽和我還是十幾歲的小姑娘時,我們倆都在一個奮興會上接受了基督。」賈許不禁大喊「讚美主!」把旁邊垂釣的人都嚇了一跳。

只要我們按上帝的心意祈求,他就樂意賞賜給我們。絕不要低估上帝願意回應我們禱告的熱情。意外的驚喜或許就在眼前。

久存宿願恆切求,
心中尋思非主旨;
信心得勝心願償,
頓然歡喜淚滿襟!



如果你清楚地禱告,上帝就會具體地回答。




靈命日糧 亞洲聖經廣播協會

星期一, 11月 06, 2006

永活的邏輯

亞當在罪中生成人性,我們在人性中犯罪,所以我們都在亞當裏犯了罪,也就是說我們在亞當因罪產生的人性中犯罪。

我們在死中犯罪,耶穌在永活中選擇撤底死去,所以我們可以因信耶穌且選擇死亡,而得以在罪中復活得贖。因為死是在永活的權能之下,罪是在死的權能之下,所以罪在永活中是還無作用,因此,當我們選擇和基督同死,就可以擺脫罪的轄制,我們信十架上的耶穌,就可回到永活。

在類比中人性就是死。

星期四, 11月 02, 2006

罪的成長和斷開

雅1:15私慾既懷了胎,就生出罪來;罪既長成,就生出死來。 當私慾還在自我裏面時,它只是良善缺乏的罪,而罪會逐漸的長成,最終會長成有位格的鬼魔出來,而有位格的鬼魔會自主的發動成邪惡來誘惑和威迫人,以致於人死在網羅中。 所以良善缺乏之罪、鬼魔、邪惡,是因罪的長成,成為不同階段顯現。
所以邪惡可以是從自我的罪來,也可能是與我無關,從他人的罪來,或是直接從撤但來的控告。
但我們可以肯定,不論從那裏來,都有神的保守,因可以殺身體的不能殺靈魂;即鬼魔的控告是必須提到上帝面前做定奪,如果上帝不許一隻麻雀也不會掉到地上。
另,縱然罪會成長,但始終不及,天國的成長,因天國就像芥菜種的成長。且跟從十架上的基督也可斷開罪惡的連接和成長。
我們要儆醒,撤但是超出自然,不受時間的限制,所以我們一有良善缺乏,可能馬上就有誘惑和威迫隨之出現。